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8章 准备的冬季(四) (第3/4页)
已经准备好了汇报工作,而吴有平搭乘的火车此时也已经继续向山海关方向而去。有些客人已经到了山海关,专列车厢回程是给他们准备的。 此时何锐正、程若凡、周胤善、赵天麟四人正在沈阳开会。周胤善问道:“既然我们还想争取尽可能少的战争影响,要与王士珍与杨度暗示一下么?” 程若凡与赵天麟都看向周胤善。程若凡即便职务比周胤善高,但是面对教官,他决定不吭声了。赵天麟就完全没这个顾虑,他说道:“在我看来,北洋政府现在是把手里的二十万人马当作他们的筹码。咱们看的是中国的利益,只怕是没有讨论基础。” 周胤善听到这话,点点头。只是神色中有些失落。大概是看到了赵天麟的神色,周胤善叹道:“北洋中央这些人自甘堕落到如此地步,我是有感而发。” 看周教官如此感叹,程若凡也觉得可以结束这意外的讨论。就看向何锐,只要何锐说事情可以结束,程若凡就想赶紧讨论战事。 就听何锐说道:“咱们的接待团,我准备增派莫里循参加。” 众人听到后,立刻明白何锐对北洋是毫无期待。纷纷表示,“知道了。” 莫里循被请来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被委派此事。他带了一个设想,也是战争爆发后莫里循关注到的贸易发展。 身为英国人,莫里循不是那么关注俄国市场。战争爆发后,东北与日本的贸易居然没有停,挂着美国旗的美国贸易公司打着国际贸易的旗号,来东北继续运货。反倒东北与英法的贸易受到一些影响。与之相比,在没有互相投资的情况下,俄国与东北的贸易已经占到了东北对外贸易的5成多点。 作为招商局局长,莫里循已经整理出一份报告。但是对俄国的贸易本身有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莫里循准备与何锐讨论一下。如果何锐能够接受这样的风险,莫里循很想扩大在俄国的投资。那么多的原材料,包括铁矿与煤矿,都是现在东北最需要的原材料。 扣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引用东北政府行政长官吴有平所说的话,“我们的产业布局不仅要在国内布局,还要在国外布局。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对于原材料的需求会提升几倍乃至于几十倍。国外的原材料与市场,都对中国发展有重要意义。” 坐下后,莫里循就听何锐讲述了北洋代表团要前来的消息,并且请莫里循加入接待小组。莫里循之前准备的工作内容被抛到了一边,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6年前,莫里循就曾经为袁世凯统一中国的努力出谋划策,提供咨询。 现在,何锐所做的不仅是获取中国的中央政权,更是以国际地缘政治为全部视野,开始了统一中国的宏大进程。莫里循这个失败者再次被委以重任,莫里循心中感动难以言表。面对何锐在政治上的信赖,莫里循决定要尽最大能力完成这份任务 “我会回去准备。”莫里循答道。说完,又觉得这话没能给何锐一个交代,便补充了一句,“谢谢。” 何锐笑道:“这是小事。我看莫里循局长进门的时候那么兴奋,想来是有大事要谈。是什么事?我都有点急不可耐了。” 莫里循稳定一下心神,把自己的方案拿了出来。就见何锐看着看着,神色已经恢复到思考的状态。而且何锐的脸色并不愉悦,应该是对这个大胆的计划有顾虑。 “主席,俄国的商业信用其实没有那么差。”莫里循解释道。 何锐放下计划书,“从产业互补上,俄国现阶段与我国一样,都需要成套设备快速提升各种产能。我们现在主要的成套是从美国进口,我认为美国也会成为俄国主要的成套设备进口国。” 莫里循早就习惯了何锐的经济视角,听了何锐的分析,莫里循发现自己不安的原因或许就是如此。与俄国方面的交流中,莫里循的确注意到俄国的确提出过进口成套设备的看法。不过俄国代表当时明显不认为中国能够提供俄国看得上眼的成套设备,也就没特别深谈。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就是说,我们满足于当下的贸易量?”莫里循问。 何锐又思索片刻,笑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