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章 整顿(四千字大章) (第3/3页)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的事情,早就已经完成。 倒是和朱佑德那个平行宇宙之中的大秦,十分相似。 不过大梁却没有大秦那么走霉运,建国之初的时候,社会矛盾也并不算复杂。 所以大梁才能够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除了驰道之外,还有着一个方面,那便是修建运河,从京都城到江南的运河。” 朱佑德再次开口说道,此番他想要仿照的,便是京杭大运河。 如今天下本就是天灾频繁,最不缺少的便是流民。 流民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因为他们是社会之中的潜在威胁。 如果能够用这样一种以工代赈的方式,能够大大的控制流民的数量。 而且还能够进一步的加强自己国家内部的基建,这样对于战争和发展,都是有着巨大的好处。 特别是朱佑德所说的这个运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不过如果能够加强对于江南的管控,那么日后好处可是数不胜数的。 “修建运河?” 听到这句话,对面三人脸色都有了一些变化。 不过之前的时候,他们都是十分赞同的,对于这一点,他们倒是十分意外。 毕竟想要修建一个运河谈何容易,这都是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的。 大梁现在面临的本身就是内忧外患,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估计麻烦会更大。 但是朱佑德没有解释,很多时候皇帝是无需向臣子解释什么的。 现代经济学的概念,如果和他们说的话,估计一时半伙是说不明白的。 “如今你先去规划一下这些东西,倒也不是现在就做。”朱佑德笑了笑,说道。 听到这句话,他们的脸色倒是恢复了。 朱佑德还是有着很多计划的,不过现在必须是要按部就班的行动。 “将你们叫过来除了这些事情之外,还有着一件事情,我想要组建内阁。” 朱佑德这时,才将想法给说出来。 朱佑德所说的内阁,自然是明朝时期的内阁,而并非是西方的内阁制度。 “内阁是什么? 几人的疑惑点倒是出奇的一致,这是他们没有接触过的概念。 日后我如果有着什么事情,都会通知你们前来举行会议,到时候各自献言献策。 因为如今人数太少,朱佑德并没有将内阁制度的具体说出来。 而是先行和他们说了一下概念,这样他们也稍微的好理解一些。 就在几人准备继续说下去的时候,曹公公的声音突然传了过来。 陛下,外面有着不少的大臣,都是想要求见陛下的,似乎是有着什么事情。” 听到这话,朱佑德有些意外。 毕竟自己此次只是宣这三人入宫,其他人可是一个都没有叫啊。 不等细想,朱佑德匆匆来到了门口。 此时的外面,十多个大臣已经是聚集在了一起。 其中站在最前面的,是宗正府的司空令,赵勇。 宗正府主要处理的,是皇宫内部的问题。 此番这宗正府带着诸多大臣前来,很明显有着一些来者不善。 而他们身后的那些大臣,都是良云麓派系之人。 一个个的地位,可都是不低的。 此番大举前来,倒是让朱佑德闻到了些许逼宫的味道。 但是仔细想想,却又不太可能。 “怎么了?”朱佑德从内殿之中走出,冷冷问道。 “陛下。"赵勇见到朱佑德出来后,连忙跪下:“吾等有事相告。” “说吧,什么事?兴师动众的,难道朝堂之上不能说?” 说完这句话后,朱佑德突然意识到了。 自己这些天都是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似乎已经通知了好几天不用早朝。 其实早朝的作用并没有那么重要,时常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大事根本就不用朝堂之上禀告。 “陛下,我等请求,废掉妖后。” 赵勇看了看周围,猛地开口说道。 “妖后?”听到这个称呼,朱佑德微微一愣。 毕竟这妖后所指代的,必然是洛娴了。 朱佑德现在明白他们过来的意思了,不少要找自己的麻烦,而是要找洛娴的麻烦。 这也算是曲线救国了。只吃牛rou面的回到大梁做昏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