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5 (第1/2页)
蓝大夫人交好,这可是宋大人亲口吩咐的。听了这话,自然是不厌其烦,细细的一一讲来。原来,西地大米最贵,白面次之,玉米面最便宜,是以每年冬里搭棚蒸馍,施舍积福的人家有多少,这蒸出来的馍馍就有多少种搭配的办法。纯白面的那是肯定不会有,单看白面和玉米面是几几分了。比如宣平侯府,家大业大,侯夫人还是个慈悲的,是以是白面六,玉米面四,蒸出来的馒头又软又甜,最是好吃。再如宋夫人这样信佛至诚的,但家业又远远比不上宣平侯府的,便是两样面五五开,味道虽然不如宣平侯府,但是他们家向来施舍的多,算是以量致胜。还有些把家的夫人,会将便宜的玉米面弄得多些,这样一来,不但是有了慈善的名声,还给家里省了钱,至于好吃不好吃的,反正也不是自己家人吃,她们可就不管那么许多了。以安福寺每年救济灾民的情形来看,别说是白面,玉米面混合的了,就算是纯玉米面的,也绝对会抢之一空。想想便能知道,那些受雪灾和戎狄犯边之苦的可怜人,只要能填饱肚子不饿死也就是了,哪里还能顾得了好吃不好吃?这一番话,听得蓝大夫人好不感伤,明白了期间的关窍,她当仁不让的说了句,“我们家自然是不能和宣平侯府比肩的,便也和meimei家一样吧。”“你也别跟我外道,这次的白面和玉米面,咱们都从你家的铺子买。”“可有一样,该多少钱,meimei就收多少钱,这可是jiejie给你那侄儿积福的,大意不得。”宋夫人一迭声的说,“明白,明白,jiejie放心,meimei一定使人告诉那掌柜的,色色都给您最好的,价格也会绝对公道。”她本来只是来闲聊,阴差阳错的,反是给自己家拉了门生意,这可是意外之喜,府衙可也这么些人呢,每月的米面,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蓝佳音此刻心情已经恢复平稳,迟疑的问宋夫人,“梅姨,那您说,咱们要不要等第一场雪下来,再施衣施饭?”宋巧梅一摆手,“嗨,哪里有那么多讲究?”“棉衣专门有铺子做,几十年的老店面,你给多少银子,她就给你做和价钱相对应的棉衣,八百件,也就是半个月的功夫,只要好了,咱们立马就能去安福寺门外搭棚了,衣裳嘛,又放不坏的,早一天得,还早一天暖和呢。”“至于施饭,那就更没个时间限制了,咱们可以先施个三五天,等大雪下了,再继续施,西地的冬天,那可长着呢......”说到这里,宋夫人大为感慨,“唉,说句真心话,咱们西地跟你们京城可真是没法比,跟江南那等子鱼米之乡,就更不敢比了。”“说到底,还是穷啊,你们今年去过安福寺,就知道冬季,可是咱们这边最不爱见的季节了。”“那一年不冻死些人呢?”“真真是造孽啊。”说着,宋夫人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神色很是有些悲天悯人的慈爱,感情真挚不似作假。蓝佳音就在这一刻,觉得就算宋夫人母女,爱钻营,好捧上司老婆,拉近上下的关系,可从本质上来说,她们家真不算是坏人。一个年年都能拿两百五十石白面出去救济他人的人,佛祖又岂能不庇佑她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