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二十章:君臣 (第1/2页)
神禁城,道法隔绝,鬼神不侵。 御书房。 这是正明帝最喜欢呆的地方。 屋子甚大,四面靠墙处一排排的高大书架子,密密麻麻地摆满了书。 东南朝向安置一张足有三丈长的巨大书桌。 此时正明帝便坐在书桌后面,手里拿一份密折在慢慢看着。 桌上,类似这样的密折还有很多,一份份叠放得整整齐齐。 正明帝身材高大,一双丹凤眼,有神武之气,他正值壮年,是人生中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 一名老太监放轻脚步走进来,手里端个玉盘,盘上放着一份密折。 正明帝淡然问:“刚发生的?” 老太监连忙回答:“是胡贵人的事。” “我看看。” 打开密折,仔细审阅。 看完,正明帝又问:“所以,现在还没查清楚是怎么回事?” 老太监道:“事发突然,大内那边已经开始做事了。” 正明帝把密折放到一边,说起别的事:“朕不见藩国使者了,你传旨给内阁,让老首辅全权负责,他懂得怎么做。” “奴婢明白。” 老太监退了出去,由始至终,他都没敢真正抬头起来过,腰一直是弓着的。m.zwWX.ORg …… 宫内的旨意传讯自有一套程序,不用多久,皇帝的口谕传达到老首辅程建毅那里。 程首辅是两朝元老。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但他历经两朝不倒,其资历能力足见一斑。 正明帝的口谕毫不掩饰地表达着对老首辅的信任和默契: “全权负责。” “他懂得怎么做……” 程建毅在正明帝身边做了十多年的首辅,他当然明白今上的抱负。 正明帝不仅要当明君,更渴望当大帝。 何谓“大帝?” 文治武功,缺一不可。 而今王朝国力鼎盛,万民归心,在文治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出色,只差“武功”了。 然而“武功”乃国家重事,必须慎之又慎,毕竟每一场战争都免不了劳民伤财,处理不好的话,会演变成“穷兵黩武”,甚至埋下覆国之祸。 站在程建毅的立场,他并不主张对藩国直接出兵。 藩国立国千年,根深蒂固,打起来的话,即使大胤王朝能取胜,也绝不会轻松。 既然如此,不如等上一等,再伺机而动。 程建毅这个“等”的策略主张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伏猛国与中山国联手,把青丘国灭了。 虽然一直以来青丘国与王朝比较亲近,但藩国就是藩国,灭了一个,王朝便少一份麻烦。 更重要的是,此事影响深远,一下子撬动局势,使得王朝获得名分大义,掌握了主动权。否则的话,伏猛与中山两国怎会派出使者团进京议和? 时至今日,程建毅仍希望皇帝再等等,不要急着妄动刀兵:先削藩,再灭藩,最为省力气。 他一直在等待皇帝拍板,现在,终于等来了这份口谕。美中不足的是,正明帝始终不肯接见藩国使者,若亲自出面,那安抚效果肯定会好很多。 不过得了口谕,程建毅就能放手开干,实施自己的削藩战略措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