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6章 回乡 (第2/2页)
衫,和75%的200克的羊绒衫。 即便是这样克重轻的羊毛衫,除去生产中的损耗,最后只做出了一千四百件羊毛衫和八百件羊绒衫。 成本核算完后,最后羊毛衫批发1.6元,羊绒衫批发6.6元。 算下来还有得赚,不过僧多粥少,就这么几件,一下就被批发商拿走了。 栗蓉还没感受过来呢。 所以还是得想办法搞到羊毛原材料,折腾这一遭,虽然是能赚钱,但是太少了,才几个钱啊?就荒废了栗蓉半个月。 九月多十月,赵青松更忙了,甚至还回了趟老家大江村。 回去收梨。 这次村里种梨的多了,不只有赵青杨的梨山上有梨,村里不少人家梨树也结果。 宋小山和李大海也迎来了第一次的丰收。 特别是赵青松回来,他们心一下就定了,收的果子全卖给赵青松。 虽然多人种,但是果子的量也没有想象中的多,果子还是可以卖得上去年的价格。 他之前卖的果子,能卖到五毛钱一斤。 但是这会儿要收购村里的水果,他也要赚钱,对外肯定不能收五毛。 县城里来的收购商,给的是三毛五分钱,比往年多五分钱。 赵青松开的三毛八分钱。 比外面多三分钱。 并且在村里也传了消息出去。 大江村不少村民的心思千百种: 赵老二可真厉害啊,以为他出去打工了,没想到这时候还能回来当老板,收他们的果子? 可不是老板嘛? 县城里面开着大货车收水果的,就是别着钱包的老板啊。 相比拉出去外面卖给外面三毛五分钱的收购商,那些心里再大对赵青松羡慕嫉妒恨的村民,也毫不意外地选择卖给赵青松。 好歹多三分钱嘞。 还不用拉出去到县城卖掉。 赵青松这次回来,也不是自己回来,他还叫上了丁力仁。 赵家门前就停了货车,每天白天收果,晚上就拉出去。 县城里面或许没有什么事情好报道,赵青松再一次上了报纸。 这次夸得是他带动村民种树致富,从个人勤劳创业,上升到了带动村民致富的高度...... 赵青松不是很想挣这些面子,他只想挣钱,这一通cao作下来,耽误他的时间,就给了点米面粮油。 村支书倒是很长面子,当地的气候种梨太合适了,他又说服了赵青松在村里开了动员大会。 鼓励村里家家户户都去种梨。 实际上,那些没种梨的也有想法了! 今年看着那些种梨的人家有收成的,有些都准备盖新房子等着过年住了。 没种梨的多数去种粮食了,这会儿的粮食,家里有地的都种些,也就卖不上价格,多数是留给自己吃。 不出去打工的农民,一整年的劳作下来,除了没饿着自己肚子,根本攒不下几个钱。 而那些种梨的,最差劲儿的都有几百块钱。 有的好几千...... 反正都是种地,干嘛不去种梨树呢? 粮食嘛,种够吃就行了呗。软甜野雾的穿书七零,糙汉男主赚钱养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