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五百一十九章 实力差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九章 实力差距 (第3/4页)

件事”有伤中华国体“,怒道:“大隋国岂无健者”?这时,有大臣向他推荐了一个相扑高手:一个叫法通的和尚。

    杨坚马上派人招来了法通,与大壮较量。一番龙争虎斗之后,法通赢了大壮,轰动了全城,“举朝称庆”。

    第三起,发生在清朝顺治年间,清代笔记《啸亭杂录》里记载了一个故事:清朝顺治年间,蒙古喀尔喀族的使臣来朝,在理藩院招待的宴会上,使臣带来的蒙古跤好手力大无比,与皇帝的侍卫徒手格斗,全部获胜。

    这时,一个叫祜塞的年轻皇族忍不住技痒,冒充侍卫入内廷,与这个蒙古好手比试,结果一交手就放倒了对方。顺治皇帝高兴坏了,大加赏赐。

    说回当下。陆垚举办的这个比武大会,和之前的回合制不同,是即时战斗的擂台,而且,也不是一对一的对决,而是五十个人的混战。之所以弄成这种形式,并不是因为之前的比武招亲大会。而是这种形式,才是最适合选出陆垚想要的人的方式。选择武师,单靠着功夫出众是远远不够的。虽说最后能够选出五个人来,但是实际上陆垚还要从这五个人当中找到那么两三个人,最后跟着自己一同出使。行军打仗,两方对垒,和两个人的决斗时完全不一样的。通过这次的擂台赛,陆垚要找到功夫说得过去,并且还要有头脑的人存在。行军打仗,军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陆垚必须要保证自己选出来的人,不单单自己功夫说得过去,这样顶多算是可以服众。除了这一点之外,在战术眼光上也需要有要求,虽说这次的比武擂台是一个五十人混战的场面,但是陆垚相信,这其中最后选出来的五个人,一定不都是功夫最出众的那五个,绝对会有凭着自己的头脑尽可能多留在场上,或者说是寻找机会非常出色的人,这样的人才适合带兵打仗,或者说是统领一部分士兵。

    而五十个人,现在是混战的局面,其实更容易看出,当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每个人做出的选择都是什么样的。是正面直接突破,展示自己的武功,还是说保留体力,或者寻找机会形成合作淘汰掉其他选手,每个人有不一样的选择。所以,这种五十个人的混战形式,其实是陆垚思考过后,最后定下来的这次的比武大会的样式。

    此时,韩文远已经上了二层,见到了陆垚和曹诱。一见面,韩文远就忍不住看向陆垚,跟他抱怨起来。

    “你说你们这么大的事情,都不告诉我一下,这可好,我爹还有曹大人都不知道,今天早朝的时候陛下问起来,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听了韩文远的抱怨后,陆垚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道:“我倒是觉得,不管是曹大人还是韩大人,对于这种情况都是可以做出应对的。”

    曹诱在一旁倒是看着韩文远说道:“是你爹让你来的吧,是不是觉得只有我们曹家人在这里,你们不出席有点没面子。”

    现在韩永合与曹国舅都不在,韩文远自然知道曹诱这么说是在开玩笑,于是点头说道:“那是自然,我爹你们肯定了解的。我这不就立刻过来了么,其实这比武大会,我是看不太懂的。”

    陆垚收回目光,再次看向下面的擂台,说道:“放心,其实规距很简单,这五十个人,最后只能一个人留在场上,然后我这边还会选出四个表现好的人,也就是从这五十个人当中选出五个人来,最后成为这个地方之后的武师。”

    “你是真打算弄个武馆出来了。”韩文远说道“不过你马上就成为枢密副使了,这接下来你应该也没时间经营这里了吧。”

    “这倒是,不过我有一群很好的帮手,再加上陈晨和棠溪也会留在汴梁,经营应该是不成什么问题。”陆垚回答说道。

    韩文远凑上前去,小声对陆垚说道:“我meimei知道你做了枢密副使之后有没有说什么,她心思重。”

    韩文远是十分了解韩韫玉的性格的,而且他也知道,韩韫玉一定了解这枢密副使是做什么的,不过,他对于自己meimei的了解也就是停留于表面,他绝对想不到,自己的meimei对于这件事情的认知,深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

    陆垚说道:“嗯,确实是有些不安,不过你放心,我已经安慰好了,毕竟这是皇上给的差事,我必须要做。”

    韩文远听陆垚这么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