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0章大事不好 (第1/2页)
“什么?让那些外国使臣表决?他们懂什么诗歌文学,只怕连汉话都听不懂吧?” 杨明万万没想到,朝中的文官们商量了半天,竟然想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 文斗这一场,虽然大兴有必胜的把握,但那也得建立在评审员有欣赏水平的前提下。 这就好比是“落霞与孤鹜齐飞”和“卧槽,一群大鸟”之间,凡是以中文为母语的,都能听得出孰优孰劣。 结果这下倒好,竟然让来朝的外国使臣当评审。 这…… 这不是杨明有偏见,这个时代可不是千年后的地球村,会八国语言的人比比皆是。 以现在的交通,哪怕是大兴和白国,稍远一些的地区,来回都得花去数个月。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走出过国门,那些外国使臣也不例外,他们哪怕是专门学习了汉话的使臣,也只是粗通文字语言,不能领悟其中精妙之处。 这种高端局叫他们当评审,简直是胡来。 柳公绰面色有些无奈道:“此非大兴之意,实乃秦国公主发话,朝廷,实在难以回绝。” 大兴的文人的确有几分傲气,认为这场文斗,怎么输都输不了。 但他们也没有托大到这种地步,敢叫一群外国使臣来添乱。 王曜的意思? 杨明心里咯噔一声,顿时有些不妙的预感。 当初定下赌约的时候,不只是他,谁都以为王曜是为了表示白国的气度,所以白送了他们一场文斗。 可她现在又整这一出,莫非是对文斗还没有死心? 朝中那些文官是怎么回事,竟看不出这是一个陷阱么? 杨明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见他面色不豫,柳公绰岂能不知道他的想法,复又安慰道:“贤婿莫慌,我朝又岂不知这当中有诈?故而圣上与秦国公主商定,挑选的外国使臣,需得是精通汉话、熟读四书五经的番国使臣。” “例如那高丽和倭国,与中原建交已有数百年,那高丽使臣甚至是中原迁去高丽的望族之后。” “还有大夏与大理,与我朝接壤,虽是外族所创,但朝中不乏汉人高官,想来也能分辨好坏。” 这片大陆的历史虽然被龙昊改变过,许多名字面目全非。 但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这个时期,围绕着大兴和白国,还有许多林立的小国。 这些小国都与中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与杨明想象中那种黄头发蓝眼睛的,只会说ABC的外国使臣截然不同。 而且和后世不一样,这个时代的中原地区,说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地区也不为过。 那些蛮夷皆以通汉话,识汉字为荣,所以在朝拜的外国使臣中,会汉话的并不在少数。 柳公绰捋须,有些得意道:“最终选定的考官,只得五国使臣。便是高丽、倭国、大夏、大理,还有一弹丸小国交趾。” “大理皇室信佛,想来是不会弄虚作假的,高丽使臣与柳家又是旧相识,倭国和交趾与我朝通商甚多,皆要仰仗我朝的鼻息,年年都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