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2章,十钟山房,壬申本与癸未本 (第1/2页)
沈瑜因为注意到游戏显示,他的金石篆刻技能即将达到高级。收获意外之喜,情绪变化才多说了一些话。没想到,被曾晴误会,以为他又捡漏了。 他只能解释,买到了喜欢的大师作品,非常高兴,至于说是否捡漏,似乎这三个同伴都很关心这个问题。 他实话实说说:“这两枚印章都是用市场价买到的,以后或许会慢缓慢升值,但这是用时间慢慢熬出来的,不算捡漏。” 沈瑜知道金石篆刻技能,马上就要升到高级,对后面准备购买的两件拍品愈发期待。看了看时间,提议去准备下一场的拍卖。 古籍善本相对枯燥,不如文房四宝那么有趣,只有喜欢的人才会去研究。这一场还包括了一些名人的手札信件。 开场不久,沈瑜关注的一件拍品开始拍卖。 “清代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三十卷……”拍卖师热情饱满的介绍拍品: ”尺寸26.3×15.2cm。1922年商务印书馆印行,2函12册。 本套古籍,是清代陈介祺辑,合李璋煜、吴云、吴式芬、吴大澂、李佐贤、鲍康等诸家印。以古鉨、官印、周秦印、金玉陶骨、巨印、五面印、六面印、套印、两面印、姓名印、鸟虫、吉语、图案印等三十举分类编次。此书,开集各家藏古钤印成谱之先河,是商务印书馆依原本刊行,原装帧书品完好。起拍价5000元。” 沈瑜等拍卖师说出竞价开始,也没有去观察场上的情况,直接举起了手中的牌子。这类书不会太贵。 “6000元!”拍卖师说道。 陆续有几个人参与竞价。 沈瑜继续举牌。 价格很快进超过了两万。 当沈瑜再次举牌,拍卖师喊到:“21000元。” 终于没有人举牌。 沈瑜顺利的拍到了一套古籍。张小琴和克里斯蒂娜都向他表示恭喜。 曾晴因为对古玩行相对了解,就问道:“1922年的书,两万元贵不贵?” 沈瑜说:“不是为了赚钱,这是我的个人喜好。在家里放这么一套书,没事儿的时候翻一翻。” 张小琴不懂篆刻,就问道:“沈总,什么是印举,我看图片里,这套书的字不多。书页上都是盖的印章。” 沈瑜解释:“印举,是采用了举类分列编排方式,编纂的印谱。这本书,是很好的研究古代金石文字的书籍。” 拍卖继续…… 拍到了第11件拍品的时候。屏幕上床上再次出现十钟山房印举的图片。 拍卖师说道:“下面这套拍品,是十钟山房印举。可能有的藏家已经注意到,本场已经拍过一套十钟山房印举。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套,是清代的清钤印本,与1922年的印本不同。” 曾晴悄悄问道:“你买这套书多好,刚才那套书……” 沈瑜指了指拍卖师,示意继续听。 拍卖师说道:“这套书是10函60册。书板框高13.6厘米,宽7.3厘米,每页钤一至二印。书根标记卷一至六十。 我对这套书做一个剪短的介绍。 《十钟山房印举》由陈介祺先生辑录而成,为印学史上一部空前巨制,享有“印谱之冠,印学之宗”之誉。 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簠斋,潍县人。道光二十五年进士,生平有古文字之好,因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