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章 天下第一村 (第2/4页)
话,自己哪敢忤逆老婆大人的决定。 “王大爷,你问老周没用,他们家他不做主。”随着有人一声调侃,全场村民笑成一团。 老周可是出了名的妻管严,而他的妻子更是出了名的泼妇。 平日里在村子里就没少跟人吵架,从来都是一个不肯吃亏的主。 别说是不肯吃亏,甚至觉得多吃多占比别人拿的少,都觉得是自己在吃亏。 就好比村子里的果园,那是村集体的财富。 100多颗苹果树,几十颗核桃树,每年村子都会组织大家一起采摘。 然而,丰收的苹果,有大有小,有好有坏,甚至被鸟儿偷吃戳出个洞的苹果屡见不鲜。 为了公平起见,更是为了不会造成任何的浪费。 村子里会把苹果分成两堆。 其中一堆,是那些个头小以及坏掉的苹果集中起来。 分配的时候,这两堆儿苹果会按照总的重量除以家庭的数量平均分配。 以去年为例,每家每户都分到了70多斤。 这70斤苹果自然是有好有坏。 至于那些个头小甚至是被鸟儿偷吃坏掉的苹果,大家回到家里是自行处理一下后吃掉,还是喂养家里的牲畜,这完全就看大家的意愿望。 可是,老周家媳妇儿从来不要这些坏苹果。 如果坏苹果每家每户能分到十斤,那么老周家媳妇儿就要从那些好苹果堆里强占十斤。 强占了苹果之后,老周家媳妇儿还强词夺理的说道:“你们也家家户户分了70斤,我这袋子里也是刚好70斤,我占谁便宜了?我有多拿一斤一两吗?” 表面上看大家重量一样,的确是没有多吃多占。 可是老周家媳妇儿却把原本应该属于她的那一份坏苹果,分摊给全村每一个人。 苹果而已,就算要卖也卖不上几个钱。 很多人家也懒得与她争执,最终导致老周媳妇儿越来越嚣张跋扈,肆无忌惮! 而今天,老周家媳妇儿所提到的姓孟的家庭。 的确与他们家情况类似,不过老周家媳妇儿却只是提到了类似的点,那些不一样的地方是半个字都没有。 老周有两个儿子,虽说这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现在都不在村子里。 可是每年过年之时都能拿回一笔不错的工资。 老周家媳妇提到的上有老下有小,这个小指的是两个孙子。 反观姓孟的家庭,家里没有儿子只有两个闺女。 大闺女刚刚上高三,小女儿才上初一而已。 家里上有老生着病,下有小上着学。 所有的生活收入来源,全部依靠夫妻二。 现如今,如果是依靠种地这点收入,别说是给上有老看病,恐怕就是两个女儿的上学费用都供应不起。 无可奈何之下,丈夫只能把所有的家庭重担交给妻子一个人承担,而他必须要外出打工。 如果两个人全部留在家里务农,生活几乎无法维系。 此时,妻子要照顾一家老小之外,还要承担地里的所有农活。 这样的家庭受到特别照顾,就算有的人家与他们情况类似,就算这样的人家没被选上,大家也不会与之起争执。 因为都能感觉到彼此的难处,何必为了一点点好处而斤斤计较。 王老爷子听到村民们调侃,于是也不再询问老周的意见。 而是目光一转看着眼前的老周媳妇强硬的说道:“这又不是公家的摊派,今天这事我就做主了,你们家没有资格享受这样的照顾。 不要在这里胡搅蛮缠,全村人都让着你,但是在我这不行。” 王老爷子独断专行,哪怕是当着副县长的面依旧强硬表态。 老周家媳妇儿这么多年横行乡里,什么时候被人如此直接的顶撞过? 而且当着全村所有的面,甚至还有一个县长在场旁观。 顿时感觉自己的脸挂不住,直接用手指着王老爷子的面,大声嚷嚷到:“行!不让我们干,我就不干了。 我们家一个人也不出,你们谁爱干谁干。 难不成修好的路还不让我走了? 这是公家的路,别说是你们修成水泥的,就是修成金子面的路,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