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8章 赵安国教学 (第3/3页)
时候呈三角形,可进攻可防御。 每个战斗小组,通常让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战士担任组长,三人的分工也有着不同,一人负责进攻,一人负责防御,一人负责支援。 在进攻的时候,两个战士在前,组长在后,呈三角阵形向前推进。 在战场上,三个战斗小组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又构成一个战斗集群。进攻之时,由三三制构成的战斗集群,呈扇面散布在战场上。” 刘洪洋洋洒洒的记着笔记,对三三制有了更多的见解和领悟。 他之前只是只言片语的在书上看过,自己这一世的记忆里,也是模模糊糊的。此时经过赵安国细心点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在抗美的时候,即使是老美的炮火很猛,这种散布进攻的战斗集群,和其他兄弟部队比起来,付出的伤亡代价是比较小的。” 刘洪闻言,也是不禁感慨,三三制,哪怕放到刘洪上辈子那个年代,也是不落伍的,彪帅大才啊。 “处长,那您当年,也去了北朝?” “是啊,差点冻死。” 赵安国眼中突然有了光芒和泪水,看的刘洪心里不是滋味。 “都过去了,不提了,我接着给你讲,你好好记,这对你,终生受益啊。” “是!谢谢处长!” 另一边的观察员也是听的如痴如醉,他没上过战场,什么都不懂,此时恨不得让自己变成海绵,把赵安国说出来的知识海洋全部吸收。 “这三猛啊,其实就是猛打、猛冲、猛追,狭路相逢勇者胜。 遇到劲敌敢于亮剑,只要有一线机会,就要拼命打,使劲打,第一梯队打不下来,换第二梯队;第二梯队还拿不下来,就换第三梯队。 在你快撑不下去的时候,敌人同样也处于崩溃的边缘,有时候挖一口井,就差最后那么一铁锹就完事了。 要像海浪一边,一次一次的,连绵不断的拍打敌军阵地! 猛追,就是敌人溃败的时候,就要像一头饿狼一样死咬着不放。敌人跑五十步,我就得追上去一百步,先不管前面有个啥,追上去打了再说。” “一点就是选取敌军的一个薄弱环节,集中优势兵力,像一把尖刀直插过去。两面就是分兵两面或者三、四面,进行迂回包抄,使敌人腹背受敌。” “根据战局的不同,一点的打法也不一样。 有时候,这把尖刀就要像闪电一般,快速的插进去。有时候,这一点则要采取添油打法,譬如先派两个尖刀排,后续再逐次增兵。 倘若是采取第二种方法的时候,这尖刀通常是在佯攻,两面才是重点! 这两面就像是螃蟹的钳子一般,配合着一点,死死地钳制住敌人。” 说到这里,赵安国突然笑着说道:“这一点两面的战术,其实也不算彪帅独创的,在孙子兵法里,就有“奇正相配合”的用兵方法嘛。 当年韩信背水一战的时候,自己在绵河以正待敌,再派两面奇兵抄了陈馀的老巢。 辽沈的时候,打的一点是锦州,其他的城市和敌人,譬如长春和廖耀湘的东进部队,就是两面嘛。” 刘洪被这么一说,一下就懂了。 很多时候,不是知识晦涩难懂,而是没有实例,没有参照物,一但没有实物实践做支撑,那学到的也不会是一些死理论罢了。 “咳咳,这四快,分别是准备快、进攻快、扩大战果要快、追击败军要快。一慢是指,发起总攻击的时候要慢。 这里所说的慢,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开打之前,一定得要做好相关的情报工作。 譬如:地形如何、敌人火力分布如何、我军战前动员工作做得如何等等。 在还没开战之前,就得要有周密的分析和谋划,结合敌我双方所占据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得出大概的取胜几率。 根据庙算的结果,有时候不用实战,也能预见胜负了,这和现代战争中的“沙盘推演”的道理相同。” 刘洪立刻回答道:“这个我懂,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 “哈哈哈哈!好,说的对!”下雨的霖的四合院:六十年代的帝国时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