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_一百三十三章 藩王祸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三十三章 藩王祸根 (第1/2页)

    大明建国以来,灾荒不断,朝廷赈灾银不足百分之一。

    但对皇室宗室的支出多达百分之四十。

    这是什么概念呢,比如浙江某个府发生了洪水,或者台风。

    朝廷救济一万两,而这个府却有十几万人。

    每个人能分一钱银子就不错了。

    但是如果这个府里有皇室或者宗室,朝廷就要额外拿出十几万两来救济他们。

    关键像宗室的这些寄生虫压根就不缺钱,无非是田地受损,和他们半毛钱关系没有。

    这些藩王最多的就是田地。

    万历皇帝与大臣斗争失败时,为了弥补福王,就一次性给了他两万多顷田地。

    学数学的都知道一顷等于一百亩地。

    两万顷是多少?

    关键当时的河南已经饱和了,没有这么多土地,就从湖北四川,山东凑给他。

    这些土地都是老百姓的,就这么给了一个人。

    后来李自成把福王扔锅里煮了,有很大程度怪他老爹。

    除了福王,还有周王,璐王,辽山王等等,每个人都拥有当地一半以上的财政。

    朱由检回想起他老哥天启皇帝,也曾经一次性赏赐桂王,惠王,瑞王几百万亩土地。

    以及景王和璐王的四百五亩,更是将成都百分之七十的土地给了蜀王。

    而这个时候已经是明末了。

    还在干这种天怒人怨的事情,如果我是老百姓我也反了。

    朱由检想起,自己登基这两年,似乎没有给这些王爷圈地。

    而且摊丁入亩一旦开放,换来的是皇室宗室无休止的反抗。

    据嘉靖年间统计过一次,全国拥有宗室的玉牒达到了十五万人之多。

    他们之所以敢有恃无恐的入京,就是仗着这一点。

    全国都是你的亲戚,你朱由检不给我们地就算了,居然还想收我们的地。

    我们就不信,你还能把十五万亲戚全部杀掉,到时候谁帮你守天下。

    如果是原主的崇祯可能会顾及宗室脸面,毕竟如果他不顾及自己的脸面,恐怕大明还有希望。

    有一次是陈行甲建议和后金和谈被御史发现,朱由检要脸,就惩治了陈行甲,其实如果他坚持和谈,结局会好的多。

    另外一次是周皇后建议崇祯把太子放到南京监国,另外皇室退到扬州一带,因为在崇祯十五年时,所有人都知道大明已经完了。

    事实上周皇后看的很正确,因为京师可有可无,只要皇帝还在,哪里都是京师。

    但崇祯还是拒绝了。

    最后一次崇祯十七年的一日,王承恩命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