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1章 贤臣归位 (第1/2页)
陈规没想到前脚到汴京,后脚就被皇帝拉进来商议如此重要的军国大事。 要知道,他现在只是个县令。 而皇帝刚才所说的那些,都应该是和宰执们商议的, 他此时能在文德殿,已经是超出身份范围了。 他说道:“官家,臣恐怕自己难以……” 赵宁未等他说完话,便说道:“国朝正是用人之际,卿当担此大任。” 陈规顿时心头一震,又联想起官家亲自出城雨中相迎,不由得感动地说道:“全凭官家安排,臣自当竭尽所能。” 赵宁道:“善!” 他又说道:“叔夜相公,你看这河北的布防统筹如何?” 张叔夜说道:“官家圣明,眼下当务之急确如官家所言,当在河北快速布防。” “既是如此,那卿且领军政院,速速从此次城防的诸军中挑选善战之士,组建新军,分而统筹,如何?” “臣领旨,臣会在一个月之内给官家一份统筹文书。” 赵鼎说道:“官家,河北制置使由谁担任?” “朕心中也有人选了。” 赵鼎也不再多问。 大概猜到可能是李纲。 至于枢密使,他现在猜不到是谁。 陈规说道:“官家,臣带来的那些人……” “全部编入新军中,由叔夜相公来安排,你不必担忧,朕不会亏待他们。” “谢官家。” “河北这里的防御设备,还需要多依靠你来主持。” 陈规立刻说道:“官家放心,臣一定不会辜负官家的重托。” “好,叔夜相公,你与陈卿一同前去安顿好勤王大军吧,军饷的事,军饷的事,朕会准备好。” “是,臣等先告退。” 张叔夜与陈规出了文德殿。 陈规说道:“叔夜相公,某不才,此后还请多多赐教。” 张叔夜感慨道:“都是为君分忧,元则不必客气,接下来的难路,才刚刚开始。” 陈规看张叔夜神色憔悴,显然是cao劳过度了,但他身姿依然挺拔,整个人给人一种有沉稳的感觉。 张叔夜并没有因为自己资历老和官位高而对陈规指手画脚,相反,现在大敌当前,所有人都要相互合作,相互帮忙。 这也是赵宁表达出来的观点:团结一起能团结的人。 至于提拔陈规,一下子提太猛?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唯才是用! 陈规说道:“叔夜相公,您是否要先小憩片刻?” “不必了,走吧,元则,你刚到京师,现在局势是很严峻的,也是很紧急的。” “是,下官知道了,走吧。” 剩下赵宁和赵鼎在文德殿。 “赵卿,接下来局势只会比过去半年更加严峻,朕要依靠你来处理内政了!” 赵鼎连忙行大礼:“愚臣何德何能,承蒙官家不弃,必粉身碎骨,以报君恩。” 眼下金军撤走,局势其实是一片混沌。 国库里只有一万贯了,汴京城内粮食紧缺,需要及时补充粮食,京畿之外与京师断联近半年,各地处于瘫痪状态。 而朝中人心不稳,贪生怕死之辈,尸位素餐之徒,比比皆是。 眼下又面临河北防线重组,山东防线也要重振,陕西诸路人心要安定。 幸得有赵鼎这样的能吏在。 赵宁说道:“眼下有几件紧急且重要的事,务必卿亲自去督办,否则将大乱。” “一、速速从南方调粮。” “二、速速筹备去年各地的赋税,以入国库。” “三、严肃城中秩序,在未来的两个月,汴京城内会出现短暂的粮食紧缺,必然有不法之辈上蹿下跳,卿须定城中秩序。” “臣领旨,只是臣现在……” “朕知道,朕明日会在早朝宣布,卿来入主政事堂。” 赵鼎心头猛地一震,他自己万万没有想到,这么快会入主政事堂的。 他忽然又想起来,官家罢免何栗后的数月都没有任命少宰。 “粮食一事,先以入中法实施,朝廷是有固定的粮商合作的,等你入主政事堂后,所有的文档都有记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