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 要大米做什么 (第1/2页)
这里的情景,和林寒刚开始来的时候,已经是天壤之别。 当时,木塔遗址在树林空地中央,大约七八米高的,已经损毁了一多半的木塔,只剩下一个空架子。 而现在,木塔周围,方圆几百平房的森林,已经被夷为平地。 一侧搭建着十几顶帐篷,应该是考古工作人员的居住生活的地方。 另一侧,是三四台挖掘机,各种作业头。 当下,挖掘机里灯光如昼,工作人员正不知所措的坐在里面, 听着站在地上的,领导们的指挥。 挖掘机旁边,站着十几个中年男人。 全都挽着袖子,高帮雨鞋,满脸焦虑。 他们中间,那早已被拆走的木塔下方,是一个大约三四十平米的大坑。 大坑一侧,泥土已经半塌,污泥黑水几乎要溢出来, rou眼可见的,一个胳膊长短的绿色陶俑,漂浮在污水水面上。 而在看不见的污水底下,还有无数的陶俑。 “现在不能挖!” “万一那堆土也塌下来,陶俑就会被埋!” “到时候,我们连个陶俑片都捡不到!” 领导中间,一个穿米色衬衫的中年男人,站到树桩上,大声疾呼。 “高组长,要是不挖,陶俑会被污水泡坏!我们不能冒着个险啊!” “是啊高组长,实在不行就让作业队连土带东西,一起挖出来,大不了修复!” 米色衬衫男人,高组长断喝一声:“修复,来来来!谁会修复,谁给我站出来!别说这北陕,你们这几个人,就连上京!都没有人敢保证能修复唐代陶俑!” 高组长的话,如黑夜惊雷,全场几十号人,七八台机器,竟然一瞬间哑口无声,落针可闻。 尤其是其他负责鉴定,保护文物的学者们,明明被高组长下了面子,却一个都不敢站出来。 为什么? 原因无他,唐代陶俑的修复,在本国文物界还是个空白。 本身唐代陶俑就是稀世珍宝,它的修复更是没有几个人涉猎。的 别看在场都是业界大咖,但却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能修复唐代陶俑。 “高组长,水位越来越高了!再不动手,捞出来都没用了!” “是啊高组长!” “怎么办高组长!” 众人心急如焚,围到高组长身旁,焦急的问。 “我来吧!” 此时,刚刚赶到的林寒,往前一步,站到白庭伟聂神仙等人面前, 朗声说道。 勘察队亮如白昼的灯光,仿佛聚光灯一样,打在他身上, 全场十几个专家,无数施工队员的眼睛,全都朝林寒看来。 高组长不认识林寒,却认的他身后的白庭伟和聂神仙。 这两人上午接了个电话,就匆匆离去。 说是松镇那边,有重要的人想让他们过去。 难道…… 这个年轻人,就是白庭伟扔下套袋陶俑,也非得赴约的那个,重要的人? “白部……这是……” 白庭伟只说了两个字:“林寒。” 啊? 轰! 偌大的勘察现场,几十号人,轰然一声,全都围拢了过来。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林寒!” “听说这木塔就是你发现的!” “英雄出少年啊!” “我是勘察组组长,高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