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1章 价值上亿 (第1/2页)
林寒一连为月婆婆介绍了三只金簪的具体来历和背后历史意义,雕刻的技术和工艺。 月婆婆手中的金簪在制造工艺上都是大抵相同的。 除了形状和模样之外有着一定的区别之外,其他方面上,都是出自一个匠师之手。 不过,月婆婆并不懂得这些东西,林寒自然十分耐心的为月婆婆介绍下来。 剩余的两只金簪,与林寒之前所介绍的金簪也是相差不大。 如平插式簪,簪首为一栋上下两层的楼阁,上层有四人,两人倚坐正中,侍女分立于两侧。 下层有三人,中间一人端坐,两侧各一侍女执物侍候。 此簪以金丝累编成复杂的纹样,在有限的空间内制作出栩栩如生的人物。 将现实生活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巧夺天工。 再如另外一只金簪。 这一只金簪,簪首为两栋立体的楼阁,略有高低,四周绕以花树,似花园中的亭台。 簪脚垂直向下,与簪首底部以如意花纹衔接,将楼阁托起。 楼阁为六角重檐顶,六面均有隔扇。 四门外各有一尊或拱手或抱物的造像,两楼阁内亦均有造像,一立一卧。 此簪玲珑剔透,精美绝伦。 明代女子盛装时喜欢遍戴发簪,将头发遮盖,因此发簪式样繁多,有挑心、顶簪、分心、掩鬓、围髻等等。 这些各式簪钗加上耳坠,统称“头面”。 这件金簪从式样来看,应属于“顶簪”,其使用方法是自上而下插于狄髻顶端。 顶簪通常是一支单独插戴,簪首装饰较大而气派,也有成对插戴的,则装饰较小巧别致。 每一只金簪都有着不同的差别,使用的用法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不过,在于当时来说,这些金簪往往只有妃子才能有资格使用得上。 毕竟,如同这样精细制造之物,也只有那些出类拔萃的雕刻师,工艺师才能制作出来。 听完林寒的介绍,月婆婆一愣一愣的,虽然听明白了,但没有听懂太多。 只知道,林寒将这些的价值说的很高。 至于林寒说的那些历史典故,文化价值,月婆婆都不是特别的清楚。 但是,月婆婆却特别喜欢这种氛围,人到老年,有时候就会感觉特别的孤独寂寞。 大家都在忙活着自己的事情,也没有人有太多的时间能跟她这样一个糟老婆子谈心。 很多的时候,都是只剩下她一个在这个小房子里面,看着门开云卷云舒,日生日落的。 很多的时候这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每一天都是重复着昨天的生活。 渐渐的,生活变得特别没有意思,现在林寒既然愿意和她这样交谈谈论。 那自然再好不过的事情,哪怕自己听不懂,只要有人愿意陪自己说说话,拿也是好的。 “诶,林寒,照你刚刚所说的话,这一对金簪就能够价值七八千万。” “那这一套呢?又能价值多少?” 月婆婆将所有的金簪都放在小盒子里面问道。 “若是这一套的话,价值或许能够达到两三亿的样子吧。” 林寒估摸着说道。 其实,林寒没有说出一个具体的数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