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章 五角大楼情报处 (第2/2页)
作为事件主人公的楚歌照常忙碌着工作。 “望远镜计划”已经到了安装调试的阶段。 楚歌还有项目组的相关人员随装备来到了“地堡”。 去地堡的路上,接近地堡50公里的地方就开始有哨卡进行盘问。 如果你不是地堡的相关人员,那么对不起,前方已经禁行。 楚歌的车队是有军方护送的,所以一路畅通,楚歌发现,这一路,越接近“地堡”巡逻守卫的军事人员越多。 在靠近地堡10公里范围内,远远看很多的装甲车辆分散在各处,大多都是防空一类的导弹车或者弹炮一体车。 终于,楚歌到达他们的目的地,"地堡“的主体建筑群了。 这里很多地方都在动工建设,很多塔吊,挖掘机,工程车队浩浩荡荡的开进开出。 其实这只是表面伪装,地堡的地面部分,将建设一座军事营地,为4个合成旅的主营地。这四个合成旅就是“地堡”基地的外围护卫力量。 营地下面,才是工程的中心,一个接近2000米的巨型大坑呈现在楚歌面前。 远远看,地下一层一层的建筑正在同时进行施工,中间留着巨大的空洞,贯穿整体。只等他们的核心装置安装后,“地堡”将从最下面一层一层的向上覆盖,合拢。 “地堡”类似一个倒置的圆锥体。 最下面是它的核心区高能加速器的主体。 加速器呈圆形,垂直上方连接由360块探测面板组成的球状探测方阵,每一块面板呈6角棱形排布。 球状方阵固定式,可全方位无死角探测蓝星的任何导弹飞机舰船潜艇等军事装备。 面板探测数据经微型处理器直接汇总到墙后的中央处理器。 每一块探测面板跟着一台微型处理器,最后汇总到10台硕大的中央处理器, 这样是保证不会因为过于庞大的数据而发生处理器宕机的情况。 数据大厅也被设计成了圆形,大厅中央是升降机,只是这升降机跟电梯有点不一样。 它是中间有巨大的套筒式圆柱体,承重收缩,人员围绕圆柱体站立,外有开放式栏杆。 设计灵感来自于潜艇潜望镜。 再上一层是休息区,地堡配员1600余人,其中探测器的日常cao作1000余人,100人的内卫,200人的维护人员,高级工程师100余人负责核心装备以及处理器的正常运行,其余200人为各类水电气辅助人员。 这么多的人员入驻,所需要的休息区自然也是庞大的,楚歌目测了一下都赶上一个小型社区了。 休息区上层是物资存放区,用来囤积日常人员的生活用品以及设备运行的消耗品。 最上面一层是休闲娱乐区,秘密的军事堡垒是不允许随便进出的。除了三个月轮值后的休假一个周,这一层将是他们轮值期间打发时间的地方。 虽说地堡在地下60米以下,基本已经超出了先进钻地导弹的能力范围之内。 地堡的层与层之间还是使用了超级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深度达2米。 这样的防护力度,已经不是变态能形容的了。 楚歌看着“地堡”的详细资料,有点佩服设计人员了。 人家是有火力恐惧症,你这是有被害恐惧症啊。双流城的超兜的黑科技:开局手搓可控核聚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