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五章 汉冶萍(八) (第1/2页)
"什么事这么着急?"刘一鸣匆匆忙忙的走进办公室,许辉早已经等在这里。 "北方传来消息,我拿不稳,你看一下。"许辉将一张薄薄的纸和一大串资料文件递给刘一鸣。 "不愧是统治一个国家几十年的老妖婆,极其离谱."刘一鸣盯着消息看了许久,有些震撼。 “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我们只需要提供一定的支持,帮助他们稳定政权,我们就能得到一个十分完美的盟友。"许辉搓了搓手。 “但是青帝国的统治集团是极端反南华的,所以你不能保证,他会不会把我们用完就丢了,是吗?"刘一鸣看出了许辉的疑虑。 "让姜旺把我们输送给青帝国的武器装备清单,还有青帝国武器装备生产能力情报,都送到我这儿来。”刘一鸣摁着传呼器,命令着秘书处。 有线传呼装置是刚刚安装的,刘一鸣办公室的传呼装置可以让他坐在办公室就能同各军参谋部,外交部,等各直辖单位沟通。 “你要这些消息干什么?"许辉愣了一会儿。 "评估一下青帝国的实力,如果没有实力支撑,任何筹码都是可笑的。"刘一鸣笑了笑。 “那这笔生意做不做?要能够威慑日本海军,起码需要两艘战列舰,再补充一支驱逐舰队,以青帝国目前的财政状况,不一定能负担的起。"许辉有些心动。 当下,国际上一艘战列舰造价已经达到了二百万英镑,根据各国情况不同略有升降,如德国和英国最贵,法国次之,其次是意呆利,再次是南华,最后是美国。 南华是搞统一调配提高利用率,美国纯靠工业规模摊平成本。 国际市场上,军舰这种大物件,按照成本价翻一倍,那是良心售价。 许辉想留下这笔订单。 "做不做刘一鸣思虑了一下。 这笔生意肯定是赚的,赚钱只是很小的一方面。 对青帝国施加影响,威慑和牵制日俄海军势力,还能培养新的造船工人,提升造船技术和熟练度,提高南华国际地位等等。 可以说是好处多多了,但是青帝国能付得起钱吗? 现在已经1908年了,这个诺大的帝国还一片稳定,不过是仗着老妖婆还再,一批忠于老妖婆的各地督抚还在。 今年过去,老妖婆首先就得归西,然后是一批汉人重臣,等载沣上台之后,急于掌控权利,还会派出满人到全国各地,想要执掌兵权。 这群人是真的睿智,派都派人了,就是派出一群草包,到地方上只能拿到名义上的兵权,还把中间派推向了另一边。 于是,老妖婆死后仅仅三年,整个青帝国就呈现出一种风雨飘摇的感觉,辛亥年事件,青帝国找不出统兵大将(铁良被排挤掉了),竟然将袁大头抬了出来,相当于自我了结。 “做吧。“刘一鸣想了想,能拿多少是多少,先做再说。 他心里有了另一个计划,一个十分大胆的计划“过去十年,我们总计向青帝国输送了三十多万支步枪,三百七十八门各种口径大炮,炮弹子弹数量正在统计中,这个数据太过于繁杂。" “转让了两条步枪生产线,五条弹药生产线,两条炮弹生产线,另外青帝国还通过正常贸易,进口了不少机器,拼凑出几个小型工厂没问题。 “对青帝国生产能力的判断,我们想尽了办法也没摸透。” 姜旺整理了半天,才拿着一些列语焉不详的消息走进了刘一鸣的办公室。 姜旺觉得是真委屈,在西方,只需要向工厂派出三五个人,就能清晰的知道他们的生产情况,但是在青帝国,根本不设防的青帝国,他却没有办法。 青帝国混乱的管理,意义不明的需求,高低不一的良品率,腐败的体系,完全让情报人员无从下手。 例如他手里有三份1904年度,川局机械所的弹药制作情报。 三份情报分别从总办、会办、总督衙门拿到的,得到的是三个毫不相干的数据。 同一天的进出记录,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记录,让审计科的情报处理人员不知道从何下手。 "三十多万支?是包括哪些二手武器了?"刘一鸣没有怪王旭,这才是正常的现象就青帝国的体系,除非情报员伪装成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