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九章思想观念源自于利益 (第2/4页)
的未来。 平常性格较为沉闷的他,在喝酒之后算是彻底放飞了自我。 几名学徒也是喝的七倒八歪的,大声的谈笑。 李胜利坐在座位上,用快子敲着酒杯,开口对自己的几个学徒说道。 “你们要是谁认识的人想要学手艺,都可以带到厂子里来!” “我们的厂子里最近正缺人呢,只要来人,师傅我就教!认真教!” 李胜利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随着机修铺子变成机械厂,目前他手底下的工人肯定是不够的。 李胜利急需一批工人来给他干活! 但是,花钱雇佣技术成熟的工人就有些太贵了,不如自己培养学徒。 而众所周知的是,学徒在学艺的时候,是不需要给工钱,师傅只需要管吃管住,再教他手艺就可以。 还有比学徒更好的劳动力吗? 倒不是李胜利真的这么吝啬,他如果真的吝啬,就不会给自己的这些已经能够出师的徒弟涨工资了。 学徒和学徒也是不一样的! 能够出师的学徒,待遇和什么都不会的学徒肯定不可能一模一样。 之所以想要招收新学徒,完全是因为现在李胜利正处于创业初期,对于开支这方面,一定是能省就省的。 听了李胜利的话,几名学徒纷纷应承了下来。 其中一人开口说道。 “师傅,我弟弟今年十四了,我能把他送过来学手艺吗?” 李胜利的性格沉闷,但为人却很踏实,在教授徒弟手艺的时候,虽然不敢说完全没有藏私,但也算尽心尽力。 这名学徒已经跟了李胜利两三年了,知道李胜利的为人,所以,想要自己弟弟也来跟着学学手艺。 只是,自己弟弟的年龄还有些小,力气也不足,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 他怕李胜利会不愿意收下。 李胜利闻言,却只是摆摆手,十分大方的说道。 “来,都来!” “咱们厂子刚刚建好,正是缺人的时候!” “师傅这里再怎么着,也不会缺了你弟弟一口吃食。” “……” 第二日,酒醒之后,李胜利便开始亲自着手去修缮那些损毁的机械。 这种高难度的事情,只有少数几人能帮的上手。 在他亲自动手修缮的时候,那些个徒弟全部围在了一旁。 眼睁睁的盯着李胜利的动作,想要学习李胜利是如何修缮机器的。 见此,李胜利也没有藏私的意思,在修缮机器的同时,也在向自己的徒弟们讲述着机械运转的原理,损坏的原因,以及修缮的方法等。 在将所有的机械机床等都修缮完毕之后,胜利机械厂算是正式开张。 李胜利为了宣传自己的机械厂,还专门花钱在报纸上登了一个版块,用于宣传。 因为宣传,再加上李胜利的技术和口碑,以及更重要的最近南京城内机械方面的市场需求旺盛,刚刚开张的胜利机械厂便迎来了好些个订单…… 但大部分都是机械修理的订单,像是机械制造的却是少之又少。 …… 天空中的大日高悬! 天气已经入秋,空气中渐渐的出现了丝丝凉意。 整个关中渭河平原上,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麦田。 几条人工挖出来的水渠将麦田分割成不同的部分,田垄规划的十分的严整。 秋风吹过,金色的麦浪起伏涌动,漂亮极了。 在王老汉的记忆之中,上一次他在关中平原看到如此丰收美景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幼童。 金色的麦浪,在他看来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美景,看一遍,就真的真的永生难忘。 王老汉今年已经六十了,万历三十七年生人的他,算是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真正的盛世——万历盛世。 那时候的大明,天灾很少,工商业发达,大量的人口汇聚城市,城镇空前繁荣,百姓生活大多都还过得下去。 只是,万历盛世对于大明这个老大帝国来说,与其说是中兴,不如说是回光返照。 盛世过后,便是长达数十年的战乱! 先是流寇蜂起,后是建奴入关,明清拉锯…… 数十年的战乱下来,天下人口减半,曾经那个强盛的大明帝国也是轰然坍塌。 几十年的乱世走下来,王老汉自认为自己也是见惯了各种场面的。 但是,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棺材都要被钉死了的大明,竟然还能复国。 或许,真的是太祖皇帝驱逐鞑虏的遗泽未尽,大明天命未绝吧? 要不怎么会大明复国之后的这几年,原本频发的天灾几乎全部消失不见了呢? 尤其是陕西。 明末的时候天灾最严重的地方便是陕西了。 连年的大旱,使得陕西大片大片的绝收,甚至就连关中平原,也是几乎荒芜。 也正是因为如此,明末那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