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五章腾笼换鸟的移民计划 (第3/5页)
理也算是颇有成效。 大明朝廷首先做的事情,便是清查朝鲜的人口和田亩,对朝鲜的基本情况做个了解。 只有了解了朝鲜的基本情况,朝廷这边才能制定相应的政策! 从初步的统计来看,朝鲜上下共有人口五百三十三万余人,其中男性人口三百零二万人,女性人口二百三十一余万人。 就凭现在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条件,不大的半岛上挤了五六百万人口,可见现在的朝鲜究竟有多卷。 并且要知道的是,这还是被清军祸祸过一遍之后朝鲜的人口。 在清军动兵祸祸朝鲜之前,朝鲜的人口只会更多。 并且,更加严重的问题是,现在朝鲜的男女人口比例,也是有着很大的隐患。 这个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比大明还严重。 而朝鲜上下的耕地面积,却是只有六千七百余万亩。 哪怕是平均分,一人也只有十亩左右。 再加上土地兼并,税赋盘剥,底下人想要养活自己是很难的。 现在朝鲜的社会矛盾是很尖锐的! 如果不能解决朝鲜的社会矛盾,大明想要在朝鲜建立稳固统治,也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朱宏煜深思起了,该如何解决现在朝鲜所面临的问题。 最大的难题,其实就是如何解决人口存量与土地存量极不匹配的问题。 心中思绪万千,朱宏煜提笔写道。 关于朝鲜方面的移民计划安排。 思来想去,朱宏煜想要解决目前朝鲜的问题,最简单的方法便是移民,让半岛上拥挤着的人口不要那么多。 而大明现在最不缺的便是安置移民的土地,不管是辽东,还是南洋,甚至是汉地,都多的是可以安置移民的地方。 而朱宏煜现在要做的,便是做好移民工作的安排计划。 首先是确定移民的人群范围! ….如果是在汉地进行移民,优先迁徙的肯定是赤贫阶级。 原因很简单,因为只要不是赤贫阶级,实在活不下去了,中国人很少会选择背井离乡的移民。 朝廷要移民,就只能强迁,而强迁肯定是要激起民怨的。 但是,如果是要在朝鲜进行移民,那就恰恰相反了。 首先要被迁徙的,肯定是那些地主士绅,商贾大户。 一是因为他们有钱,让这些人移民,朝廷可以减少在移民方面的投入。 还能利用这些人的力量,开拓新土地。 并且更加重要的是,这些人只要离开了朝鲜本土,失去了他们长久经营的关系网,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想要生存,他们也就只有向大明靠拢这一选择! 如此一来,则是有利于大明同化朝鲜的人口。 二则是因为这些人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财富,知识文化,以及最重要的话语权。 将这些权贵阶级留在朝鲜本土,不利于大明将朝鲜彻底汉化。 只有将这些掌握知识和话语权的贵族清理掉,朝鲜才能真的变成大明的朝鲜。 至于说强迁移民会不会招惹民怨? 不用怀疑,肯定是会的,但朱宏煜不怎么在意也就是了。 那些真正头部的朝鲜贵族,世道门阀之类的,基本上都被满清动手替大明清理掉了。 剩下的那些,掀不起什么风浪! 如果不是朱宏煜不想脏手,即使是下令将那些朝鲜权贵全部坑杀,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只是朱宏煜不是一个嗜杀的人也就是了。 像是又想起来了什么,朱宏煜下笔写道。 “朝鲜之迁徙人口,当以,女性尽量留在朝鲜本土……” 朱宏煜的想法是要腾笼换鸟,将朝鲜的男性迁离半岛,剩下的便全部都是女人了。 然后下令将大明本土的光棍迁到朝鲜去。 再然后,最多一两代人,朝鲜便能真的变成汉土了。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对朝鲜的土地政策调整,资源开发的方案等。 从目前来看,朱宏煜对朝鲜的定位就只是一个资源提供地。 可以为大明这个大市场提供劳动力,矿产,粮食,渔获,药材,皮毛,以及一些初级的手工产品,并做好一个商品倾销地。 如此便可以了! 除此之外,还有朱宏煜对朝鲜的汉化规划。 首先便是教育要跟上,被派遣往朝鲜的大明官员,首要做的不是治民,不是税收,也不是劝农…… 而是教育! 汉化教育! 良久之后,朱宏煜放下了手中的钢笔,伸了一个懒腰。 看着窗外逐渐西垂的太阳,朱宏煜脸上逐渐出现了一抹慵懒。 红色的夕阳透过窗框,照洒在他的脸上,为他的脸庞勾勒出一个漂亮的弧线。 下颌被修建的整齐胡须,为他的脸颊增添了几分硬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