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回 借酒意怒斥巧婶子 趁月色错承春榻欢 (第1/3页)
第三回 借酒意怒斥巧婶子 趁月色错承春榻欢
上回书说道,东方策三拳两脚便打跑了那欲图对芙蓉不轨的少年。本该是个高兴的事儿,但芙蓉一连几日来别说笑,连出门也不敢了。时常就在门口小心张望,似乎在担心有人登门拜访似的。倒是东方策腿脚好了许多,主动请缨帮着玉爷爷处理田间地头的活计。一开始做不太好,但这身体的主人似乎是极聪敏的,教导几次后就做的十分熟稔了。再加上这一身的力气,总比村里其他汉子做的还快还好些。 这日,东方策才从田间回来。却看芙蓉一人坐在门前纺线。少女一袭换洗得有些脱色的蓝色粗布裙子,头上扎的是二尺大红头绳,一头乌黑秀发垂在腰间,更显得那纤弱杨柳腰肢可人之处。衣裳虽破,却难以掩盖清丽绝色。东方策暗忖,这世间女子,美貌的不少,艳丽的更多,不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哪怕是这小渔村里也有那么一两个模样秀气的丫头。但大都依靠脂粉衣裳衬托容颜。眼前少女却宛若一颗未经雕琢,被蒙尘中的宝石一般,哪怕再不起眼,那宝石的光泽仍然难掩。再看去,更觉其容颜娇娇滴滴,却又有说不出的孤高。一只小脚外露,穿著一双半旧的月白鞋儿,真如小小一瓣玉兰花儿一般,十分可人。又把脸儿一看,生得那一种美貌,正如那:芙蓉为面柳为腰,两眼秋波分外娇。云鬓轻笼身素缟,恰似仙女降云霄。 东方策看得有些痴迷,竟不小心把那干活的锄头掉落在地。唬得芙蓉一跳,纺纱木机刺在手指上。登时那白玉水葱指尖便是一片猩红。东方策三步并作两步上前道:“啊呀!都赖我。”芙蓉抬起一双俏眼看他,两道剑眉不知是因心疼还是因担心紧紧拧着,少年英气中平添几分俏。芙蓉笑道:“无碍。奴家心里想着事儿,心不在焉的才弄伤了自己。”说罢,旋身回屋包扎去了。 东方策不放心,忙追了上去。看她立在玉爷爷放药品的箱子前,薄薄的一对肩儿竟一颤一颤的。东方策恐她疼哭,上前道:“蓉儿都哭了,还骗我没事呢。”芙蓉回眸,果然脸上两行清泪,宛若梨花带雨,啜泣也动人!少女苦笑道:“不是疼的哩。比这痛几倍的事儿,奴家都经历过,哪里怕这个。只是....”看她欲言又止的模样,东方策不禁想到那日那个小小年纪不学好的 无耻yin贼,一股无名业火再次腾起,嗔道:“蓉儿可是还怕那小兔崽子?你告诉我他是谁家的小子,我亲自上门讨个说法去。”芙蓉沉吟半晌,才终于娓娓道来。 原来,玉家本住在几十里外的城里,家中有两个兄弟。大哥名唤明城,小弟唤作明旭。玉爷爷之妻早亡,他便一人把两个儿子拉扯长大。又当爹又当妈,不仅料理如日中天的医馆,还要教育两个孩儿。难免有疏忽之时,也就形成了兄弟二人截然相反的性子。大哥明城好吃懒做,每日骗爹是去学堂,却不料把每个月的银钱都花在了花柳巷或狐朋狗友身上。二十来岁的年纪还是一事无成。小弟明旭倒是争气,功课学有所成不说,还帮着父亲料理医馆事务,渐渐地学了许多经商的本事。以为读书要想功成名就实在太难,宛如千军万马过那独木桥般,便索性弃文从商,自己做起小生意来。这生意也蒸蒸日上,不出几年就置办了宅院,娶了媳妇,时常还得接济自己那不成器的哥哥。 说到此处,芙蓉不禁有些哽咽。不难猜出,那明旭夫妇便是她的父母了。芙蓉道:“爷爷在城里,得罪了员外的宠妾,那员外郎便一把火烧了爷爷的医馆。本来无事,爷爷也忍得,只说年岁大了,便带着大伯和家财跑到了此处来生活。可...奴也不知是不是员外宠妾从中作怪,爷爷从城里走了没几年的光景,爹娘外出办事,竟在城门外的野地里就被一辆马车活活碾死了。”说罢,再也无法忍受,低声啜泣起来。东方策手足无措,心里仿若被万根针扎似的,活想一把搂过少女抱在怀里安慰,却又 觉得此般不妥,急得抓耳挠腮,倒是比回忆伤心事的美人儿还要难受几倍。芙蓉又道:“那日公子打的,便是我大伯的长子。他被宠坏了,一向顽劣。我那婶子又是个极其泼妇的,我怕她闹到门上来,闹得奴家薄面上挂不住了。”东方策道:“这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泼妇不知理亏,要是敢打上来,还有我在呢。”芙蓉一愣,红了脸道:“我怕她把我在外头沐浴之事大做文章...”东方策笑道:“傻瓜。那又无人,你顶多算是放肆了些,可那小畜生可是实打实的造孽!你又无错,何苦为难自己,不去为难那有错之人。”顿了顿,不知怎的, 自己脸上也烧的厉害,竟小心翼翼牵着人儿的小手。少女的指尖有因为纺线落下的薄茧,但还是柔弱无骨,和自己骨节分明的大手比起来天差地别。少女挣扎几下,却不难看出并不是真心想挣开的,果然红着脸低了头,不做言语。东方策结巴道:“我,我,我会保护蓉儿的。”芙蓉抬眸一笑,抽开手翩翩然飘走,又顾着去纺纱了。不再话下。 傍晚时分,玉爷爷回到家来。留了一条大鱼做晚饭,其余的都卖了,换了几个钱,添置了些烛火米粮等杂物。些许是因着今日鱼好卖,这小老倌儿坐在桌前,筷子还未动就喜道:“蓉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